海拉尔要塞遗址位于海拉尔市区北部山上,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关东军为进攻前苏联,于1934年至1939年期间,在中国东北边境设立的15处军事工事中最大的两处之一,于1934年6月动工,1937年末竣工,到现在已有70年的历史。遗址共有5处主阵地和4个辅助阵地。其中北山遗址是目前国内现存日军要塞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处,是地上和地下工程最为复杂、规模最大、各种设施齐全的环形防御阵地,是整个军事工事的指挥中心。日本关东军第80混成旅团司令部设在这里。曾被当时的军事家称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该遗址占地21平方公里,现已开放3平方公里。该遗址的地下工事深17-21米,目前已勘测各种工事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地下通道4000多米,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房间50多间,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工事当时在地下完全能够保证基本生活及作战供给,苏联战地记者称之为“地下城市”。地上部分建有30多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明暗堡和顶盖工事。还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掩蔽部及观察所、指挥所,有迫击炮、火炮阵地和防坦克壕等。
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史和我国各族人民反抗斗争的真实记载,也是中国劳工修建工事的血泪史。是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的最重要的教育基地。
为使广大人民群众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中共海拉尔区委、政府在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修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作为弘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基地。纪念园通过大量文字、图片、实物,运用高科技的布展手段,生动形象地控诉了日本关东军在我国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通过东北沦陷时期中俄蒙抗日的史实,赞颂了东北抗联、东北军爱国将士和呼伦贝尔各族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赞颂了苏联共产党、苏联红军及蒙古军队支援中国革命、与日本侵略军英勇作战的国际主义精神。